全国服务热线:

0571-58506776

0571-64626910

大力发展民宿经济,浙江桐庐走出美丽乡村“样板路”

浏览次数:1392        发布时间:2020-08-28 14:26:10


桐庐县地处浙江省西北部,位于“西湖—千岛湖—黄山”黄金旅游线的中心地段,县域总面积1825平方公里,总人口40余万。 

从2003年开始,桐庐以“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为主抓手,启动美丽乡村建设。近年来,该县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围绕“建设山清水秀民富县强的美丽中国桐庐样本”的总体要求,探索出一条美丽乡村建设之路。

  

全域规划,绘就美丽蓝图

桐庐县始终坚持规划先行,立足于全域,以景区的理念规划全县,以景点的要求建设城镇和农村,按照“县城—中心镇—特色镇—中心村—特色村”的空间结构体系,先后修编完善5大层次统筹城乡建设规划,重点细化和完善4个中心镇、5个风情小镇、32个中心村、25个特色村和50个精品村规划,做到村庄建设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四规对接”。

该县创新性地建立了村级基层规划员队伍,实现了183个行政村“村村都有规划员”,构建起县、乡(镇)、村三级规划管理体制,让规划实施得以体现“全县一盘棋、规划一张图、管理一张网”。


环境治理,创新运维体制

近年来,桐庐县通过实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工程,建成农村污水处理池2000余个,铺设农村污水管网2500公里,建造窨井7万余只,183个行政村全部建成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通过推行农村垃圾分类收集和资源综合化利用全覆盖,全县32.3万农村人口全部参与垃圾分类,垃圾分类正确率稳定在85%左右,资源化处置设施实现全覆盖。

这些设施建成后,桐庐通过购买服务保障村级各项基础设施运行维护,完善各项公共服务。对专项服务事项实行绩效定补,按照标准核定项目补助总量,根据各村运维的绩效进行补助;对公共服务类事项实行分类定补,按照村庄规模、人口数量,参考管理绩效进行补助。

这些措施充分调动了多方力量共建美丽乡村环境,有效发挥了市场机制作用,提高了村级财政运维资金的使用效率。

加大支持力度,探索“多元投入”

据统计,各级财政支持桐庐县美丽乡村建设资金由2010年的1000万元上升到2017年的2.8亿元,其中县级财政支持达1.4亿元。

桐庐县落实美丽乡村投入政策,争取并整合中央、省、市、县各类涉农资金,由财政部门统一协调,打破条块限制,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机制为平台,将农业、林特、水利、交通、文化、卫生等支农专项资金进行整合。各部门在农村进行项目建设时,严格按照“一事一议”机制,实行项目化操作、阳光化管理,最大程度发挥了财政资金的整体使用效益。

2017年,该县设立美丽乡村发展基金,每年财政投入不少于5000万元,通过基金引导、投贷联动等模式,吸引金融机构、社会资本、乡镇财政资金,共同投资美丽乡村建设重点项目。自基金成立以来,共撬动各类社会资本6.5亿元,储备优质投资项目58个,盘活农村闲置资源900余亩。

桐庐县创新金融工具,运用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机制,与当地金融企业农信社进行合作,创新农村金融产品,以美丽乡村建设奖补资金为质押,放大贷款规模,引导银行贷款用于乡村建设项目,有效解决了建设资金前期投入不足的难题。 

发展美丽经济,增强内生动力 

桐庐县把村美与民富有机统一并贯穿于美丽乡村建设始终,按照“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游则游”的思路,推行“一乡一业”工程,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美丽经济。

充分挖掘村庄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历史底蕴、人文特色和民俗风情,培育和发展特色产业。因镇制宜、因村制宜,盘活闲置资源,大力发展民宿经济,创造性地打造出有山、有水、有乡愁的乡村慢生活体验区等民宿特色品牌旅游区。

县里出台政策文件,通过做活土地资源、盘活闲置资产、项目带动、政府购买村级公共服务、清理旧债、严控新债、精简开支等手段,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强村级集体的“造血”功能,增强内生发展动力。

2017年,全县村集体经济增收5574万元,增长54.8%;村级债务减少2.46亿元,化解41.7%;消除集体经济年收入不足30万元薄弱村84个,消除经营收入不足5万元薄弱村72个。


热门关键词

联系我们

  • 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县迎春南路121号汇丰大厦27楼
  • 0571-64626910
  • checrc@163.com
  • 0571-64626910

联系我们

  • 关注我们,获取更多服务

友情链接

在线咨询QQ
热线/微信

13128647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