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服务热线:

0571-58506776

0571-64626910

专家看莞版乡村振兴|姚碧云:人居环境要坚持系统治理

浏览次数:4621        发布时间:2020-09-18 12:00:17

8月初,东莞打响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百日攻坚战,并定下了田间窝棚整治行动“回头看”、农村破旧泥砖房等12项重点工作,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役在东莞乡村打响。对此,南方+记者专访浙江美丽乡村建设与发展研究中心发起人、广东省乡村振兴咨询委员会委员姚碧云

姚碧云认为,站在生态文明视角下,东莞人居环境整治应坚持系统治理思维。把农村人居环境的“高水平整治”同山水林田湖生态系统的“高颜值修复”结合起来,建立长效机制和政策保障,确保东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持续进行,同时坚持“高品质运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要看“整”和“治”,更要看“用”和“管”。东莞应加强政府引导,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东莞还可强化数字赋能,依托东莞的产业基础,将智慧化数字化手段用于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

专家简介姚碧云,浙江美丽乡村建设与发展研究中心发起人,2012年创立浙江卓创乡建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现任卓创乡建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与发展研究中心创办人,广东省乡村振兴咨询委员会委员,杭州市村镇建设管理、美丽城镇特约专家,东莞市乡村振兴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山西大学城乡发展研究院咨询委员会委员。

南方+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您认为,对于农村、农民来说,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为何如此重要?

姚碧云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满足人民对美好乡村生活向往的关键一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顺应广大农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期待,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和完善了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让农村面貌发生了较大改观,农民群众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更长远的影响则是对农村产业振兴和农民精神风貌的提升、促进作用。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补齐东莞乡村环境短板、促进城乡融合的重要支撑。

农村人居环境为何成为短板?一方面,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资金投入不足。尽管国家财政对“三农”投入较大,但直接用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资金投入不足。资金投入的不足直接导致了广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设施的严重缺失,很多地方还处于空白状态。良好的乡村环境,会吸引新业态、新经济,是东莞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基础。

良好的农村人居环境,是惠普性的乡愁产品、是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乡村,承载着无数人的乡愁,更关系着广大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村庄干净整洁是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是乡愁得以安放的基础。扎实搞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从厕所革命、垃圾、污水、村庄清洁行动等方面着眼,部署建设农村“美丽家园”,顺应亿万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夯实乡村振兴的基础。解决环境“脏乱差” 打造乡村“高颜值”,提升小康生活内涵。

南方+:您认为,东莞乃至珠三角,城乡融合的背景下,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痛点和难点是什么?

姚碧云:首先,思想认识有待进一步加强。农民对环境综合整治的意识不强。目前,农民对整治工作的期望值不是很高,自主投工投劳的热情和积极性还不强。

部分镇村领导对美丽乡村建设的定位和价值认识不足,没有充分考虑到美丽乡村建设与大湾区建设的相辅相成关系——美丽乡村是美丽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顶层设计方面缺乏统筹。各级层面对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的蓝图意识和品牌意识不强,尚未站在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角度认识战略层面规划的重要性。尚未站在建设生态大湾区的高度,谋划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的大平台、大项目,珠三角地区的美丽乡村建设应与山水林田湖的生态修复、与农业农村的主体功能区结合起来,布局大型生态综合体和生态功能区。

最后,乡土人才与技术方面存在短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存在技术和人才支撑不足等突出问题。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领域规划、施工、管理等专业技术力量缺乏,科研队伍体系不健全,素质能力还未完全适应工作需要。

南方+:您认为该如何去破除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的这些痛点和难点?

姚碧云:一要加强理念引领和观念革新。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到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性,调动起居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积极性、主动性。广泛凝聚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思想共识,以学习教育推动农村环境绿化美化,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效果检验党员干部学习教育的成效。组织村干部分批次向先进村参观学习,拓宽眼界,开阔思路。

二要聚焦重点,探索农房管控风貌提升的连线连片新模式探索乡村配套管理政策,推行乡村精细化管理,逐步推动农村土地资源整合、提升土地利用效率,完善城乡规划架构、优化城乡管理体系,规范农房建设行为、彰显岭南乡村风貌。建成一批特色精品村庄和连片乡村群。农民生活富裕,城乡全面融合发展,将乡村地区建设为美丽、幸福、魅力、富饶、和谐的湾区都市魅力栖居地。

三要重视乡土技术、避免城市化倾向。乡村建设不同于城市,有着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差异。美丽乡村建设要避免“千村一面”,每个村“因村制宜”, 做到“一村一设计”。避免过度城市化。尊重地方特色,立足资源优势、尊重民俗风俗、彰显地方特色、实现错位竞争,保持乡村气息和农村味道,不要把农村建得像城市,甚至千村一面、千菜一味。

南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与每个村民都息息相关,您认为该如何去调动村民的积极性,提升他们的参与感?

姚碧云:村民群众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直接受益者,更是最重要的参与者、建设者。只有让村民群众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才能发挥村民群众的主体作用。通过采用激励性奖补、完善村规民约等方式,动员全民参与环境建设工作中,努力发挥参与者的角色。

具体而言,可以以奖代补,发挥村民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推行“以奖代补”农村建设机制,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推行本地工匠承接、村民理事监管、财政直接划拨。乡村建设项目的申报、建设、监督、验收等过程都由群众参与,真正做到“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

以奖代补用奖励机制取代财政补助“杠杆”,将政府“主办”变为“协办”,将群众“要我参与”变为“我要参与”,从“要我做”变为“我要做”,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村民自主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

其次,强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对村民增收的带动作用。以产业美带动乡村美、农民富。在美丽乡村打造中,以乡村振兴为抓手,依托乡村自然风貌、人文、产业特色,因地制宜设立景点,以点带面,深入推进农旅融合发展,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通过乡村旅游新业态的创新,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推动了全域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促进了乡村旅游的发展。

最后,创新参与手段,促进全民共治。充分利用“互联网+”科技手段,加强对沿线农房风貌、公共卫生、人居环境的管理,构建线上人居环境监测体系,实现智慧化管理,科学化决策,全民参与共治共享。

南方+:8月初,东莞打响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百日攻坚战,并定下了田间窝棚整治行动“回头看”、农村破旧泥砖房等12项重点工作,您如何评价东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这一系列举措?您还有其他建议么?

姚碧云:上述工作举措生动的说明了,东莞真正把农村人居环境环境的改善当做乡村振兴的第一场硬仗来对待,把关键小事当做乡村的振兴大事来抓,可以说措施得力,精准有效。个人建议,将上述工作举措常态化、持续化推进,形成东莞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的特色名片。

南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涉及面广、整治难度大,您认为相关部门该如何建立长效机制以及政策保障,确保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持续进行?

姚碧云:第一,加强政府引导。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特别注重发挥村“两委”牵头,强化“党建+”载体建设,一个书记就是一个榜样,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千斤重担众人挑,人人肩上有指标”,形成“党员干部带头,群众从站着看到跟着干,再到自觉干”的良好整治氛围。

第二,坚持建管并重。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要看“整”和“治”,更要看“用”和“管”,整治工作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构建长效管护机制,让人居环境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

充分发挥村级各类组织、村规民约等作用,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逐步培育群众责任意识,探索建立专业化市场化的建管运营机制,确保各类设施建得起、用得上、管得好,能长期稳定运行。

第三,强化数字赋能。依托东莞的产业基础,将智慧化数字化手段用于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以高水平建设、高颜值修复、高品质运维生态体系为切入点,有效改善镇村人居环境、丰富镇村文化氛围、提升镇村整体风貌、提高镇村生活品质,增强民众对镇村的归属感,提升民众建设镇村的主动性、积极性,引导全域进入全民共建的良好循环。

热门关键词

联系我们

  • 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县迎春南路121号汇丰大厦27楼
  • 0571-64626910
  • checrc@163.com
  • 0571-64626910

联系我们

  • 关注我们,获取更多服务

友情链接

在线咨询QQ
热线/微信

13128647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