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服务热线:

0571-58506776

0571-64626910

浙江安吉何以能成为全国美丽乡村典范?有什么经验与启示?

浏览次数:891        发布时间:2021-04-26 10:38:03

上个月,农业农村部召开全国推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视频会,会上推出了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十大典型”,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一方经验和发展模式。其中,浙江安吉乡村旅游产业作为浙江省唯一一个乡村产业案例入选。安吉县是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诞生地。浙江省安吉县以绿色发展为引领、以农业产业为支撑、以美丽乡村为依托,探索三产联动、城乡融合、农民富裕、生态和谐的科学发展道路,打通了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打造了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安吉。2020年,全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总产值达46.6亿元,游客接待人次1056万、营收21.48亿元。

安吉,安且吉兮之意,位于浙江省西北部。这里“七山一水二分田”,层峦叠嶂、翠竹绵延,被誉为气净、水净、土净的“三净之地”。竹业、茶业和椅业是安吉的三大特色产业。2008年在全国率先提出建设美丽乡村,是浙江省首批旅游经济综合改革试点示范县、长三角首选乡村休闲旅游目的地,被评为中国最佳生态旅游县。但是你知道吗,这样一个环境优美、经济富庶、乡村旅游蓬勃发展、全国美丽乡村典范之地,曾是浙江省25个贫困县之一,环境严重污染地区。安吉是如何成为美丽乡村建设全国典范的呢?以下经验供大家借鉴参考。

“安吉模式”以打造“中国美丽乡村”为抓手,以建设生态文明为前提,依托优势农业产业,大力发展以农产品加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和以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为龙头的第三产业,提高农民素质,改善农村环境和村容村貌,走上了一条一二三产业结合、城乡统筹联动、人民富足幸福的小康之路,实现了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城乡和谐发展。

“安吉模式”的发展历程

1.历史阵痛——“安吉模式”艰辛起步

上世纪80年代,安吉交通条件落后,工业基础薄弱,被列为浙江省25个贫困县之一。安吉县不甘落后,学浙南,学苏南,走“工业强县”之路,引进和发展了一些资源消耗型和环境污染型产业,如造纸、化工、建材等,环境遭到了严重污染。为了治理环境,安吉关闭了严重污染企业,从而又一次拉大了与周边县区经济发展的距离。

2.深入探索——“安吉模式”初显雏形

党的十六大首次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党的十七大又首次强调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安吉县意识到:先污染、后治理,先强县、再富民的路子,对安吉是死路一条。经过长期认真调研和思考,决心把改善生态环境放在首位,利用优势农业资源、深挖“三片叶子,一把椅子”的传统产业优势,大力发展竹子、茶叶、蚕桑生产和加工,鼓励发展无污染的转椅生产,形成主导产业。

针对农民普遍缺乏保护生态意识的状况,安吉县将每年的3月35日定为全县生态日,干部群众在这一天义务到山上、田间捡拾垃圾,“捡出”一个村容整洁的新乡村。2006年安吉被命名为首个“国家生态县”。


3.思路转变——“安吉模式”丰富完善

面对经济发展的困境,安吉县委县政府意识到,该县最大的优势是良好的生态环境,只有顺势而为,变环境优势为经济优势,安吉的经济发展才有出路。基于这种理念,安吉县大力挖掘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的潜力,首先提出“世界竹子看中国,中国竹乡在安吉”的响亮口号,从毛竹种植、生产、加工当仁不让地做起了竹产业的老大。其次,他们集中精力打造中国名牌农产品——“安吉白茶”。

随着蚕桑、烟叶、竹笋等其他优势农产品让越来越多的农民增收致富,他们耐心地寻找跨越式发展之路,立足生态优势,大力创建竹子、椅业、电力、书画之乡;发展毛竹种植和开发利用,如竹地板、竹纤维、竹炭、竹叶黄酮等系列产品;大力发展椅业生产,产品远销欧美等发达国家;建设水电站,破解“电荒”的瓶颈;传承一代宗师吴昌硕先生的遗风,创建书画之乡。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发展,让安吉人得到了第一桶金,大批城市游客的到来又使安吉的第三产业迅猛发展。

4.与时俱进——“安吉模式”深化升级

在中国进入大众旅游时代、国家旅游局号召开展全域旅游的情况下,安吉 “十三五”工作计划简洁明了:通过五年努力,把安吉建设成为一个环境更优美、经济更富强、社会更和谐、百姓更幸福的内外兼具的美丽乡村,打造名副其实的全国美丽乡村样板。那么,安吉将如何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怎样深化美丽乡村升级版的内涵?

第一,村庄建设强化精品示范引领。安吉着重要做的就是突出村庄特色品位和加快建设成果转化,以精品示范村为引领,以精品示范带建设为骨架,充分体现出安吉美丽乡村的多元性、差异性和均衡性特点,全面展示出安吉美丽乡村的新形象、新风貌。

第二,长效管理,引入社会监督力量。安吉将与相关社会团体、新闻媒体单位协商,邀请他们与美丽乡村长效管理办公室成员一起,对全县美丽乡村建设进行拉网式细察,共同监督、发现、消除长效管理的漏洞和死角。

第三,深化主体,全力培养品质农民。美丽乡村的灵魂还是生活在其中的人,要推进乡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就要更好地引导和规范人们的习惯,使生活在其中的人更加文明,更加优雅。“十三五”期间,安吉将充分利用好农村文化礼堂和乡村舞台,积极开展农村宣讲活动,持续推动美丽乡村从“物”向“人”的转变。


“安吉模式”的经验与启示

县委县政府的科学引领

一是从实际出发,定位生态立县、农业富民、开放兴县的发展思路、发展方式,不盲从县域经济发展的老套路;二是不盲目追求经济发展速度和规模,注重建设品牌农业、品位农村、品质农民,注重发展的持久永续,注重五位一体协调统一;三是多届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已经确定的发展思路和发展方式,换届换人不换路。

突出生态建设、推动绿色发展

安吉最大的优势是生态环境,最稳定、最有特色的产业是农业,以农为根、绿色发展是安吉模式的重要经验一是以现代农业发展引领县域经济发展。以现代农业为支撑,通过绿色发展,衍生出一条条绿色产业链,交织成县域经济发展的绿色网络,保持经济社会发展持久永续的活力。二是以美丽乡村建设提升人居环境质量。建设“美丽乡村”,顺应了农民对生态家园、人居环境和精神生活的更高追求,立足当前、着眼未来,保持可持续发展并惠及子孙后代,让新型农民生活得更体面、更有尊严。

坚守农业产业、坚持内生发展

依托特色农业,延伸产业链条,实现兴县富民,是安吉模式的又一重要经验。一是以联动发展推进绿色工业化。安吉以农业为基础,联动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同时严格筛选科技含量高、污染排放少的工业项目予以发展,推动了绿色工业化。二是以功能拓展引领引领农村服务业。积极拓展农业功能,重点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引领农村服务业发展,实现乡村旅游规模和效益的倍增。经营生态资源、追求生态效益

树立经营生态的价值观,坚持保护与利用相结合,通过经营生态资源,把生态资源转化成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也是安吉模式的重要经验。一是有效保护生态环境,为经营生态奠定基础。二是出台系列引导政策,鼓励农民经营生态资源,在经营生态资源中创业兴业。

注重协调发展、推动全面进步

安吉注重在新农村建设中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以及党的建设,促进农村各项事业协调发展。构建了现代农业与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县域经济格局;实施村务公开,落实基层民主,充分实现保障农民基本权利;形成了涵盖文化资源、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农村文化体系;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村民生事业发展水平;构建了生态环境良好、生态文化繁荣、生态产业发达、生态经济高效的生态文明格局;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干部群众同心同德、干事创业,成为安吉农村的主旋律。

突出生态建设、推动绿色发展

针对国家旅游局提出的全域旅游,安吉努力推进全域景区化建设。根据“五化同步”的总体要求,在提质上苦下功夫力促转型:全域化布局、一体化推进、标准化管理、生态化发展、国际化引领。安吉在浙江率先成立旅游委,政府职能实现从行业管理转向更深层面的产业推进。为了整合资源提高效率,部门镇书记、林业局等部分局长都兼任副主任;为了和市场结合,又成立旅游发展总公司,政企分开,以便能让“政府的归政府,市场的归市场”。


入选“十大典型”的原因概述

一、科学规划,创新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安吉模式。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统一规划,统一品牌,统一运营”。一是在精准规划上发力。编制了《安吉县休闲旅游业规划(2011-2020年)》、《安吉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规划》、《安吉县乡村旅游发展专项规划》,初步形成3大中心、10个聚集地的乡村休闲旅游格局。涌现出鲁家村“家庭农场+村+企业”、目莲坞“农户+村+企业”、刘家塘村“慢生活体验区”等创新模式。二是在精准管理上用力。率先出台《乡村民宿行业的服务质量通用要求》、《安吉县农家乐服务质量通用要求》等地方标准,规范服务。因地制宜制定了《地方消防治安管理办法》,对于农家乐(民宿)行业的消防治安规定作出制度性的突破。三是在精准扶持上聚力。每年投入超3000万元财政资金,支持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农家乐(民宿)提升、乡村人才引进等,其中对民宿村落项目按当年开业运营数给予所在乡镇(街道)50万元/个的奖励。

二、多业融合,夯实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产业基础。因地制宜赋能“休闲农业+”,推动乡村休闲旅游与农业产业交叉融合、互促互融。一是打造美丽乡村。深化“千万工程”,大力推进“三大革命”,实现全县美丽乡村建设实现全覆盖,打造县域大景区。二是厚植文化底蕴。注重农耕文明、田园风光、村落建筑、乡村生活等乡土元素保护,强化经营乡愁、经营文化理念,建立了26个村落文化博物馆,丰富乡村休闲旅游的内涵和人文体验。三是强化产业融合。依托农业产业资源和山水风光,延伸乡村旅游产业链,大力发展涵盖研学旅行、农事体验等分享经济、体验经济,唱响“春赏花、夏嬉鱼、秋品果、冬食笋”的休闲农业四季歌。

三、创新突破,充实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要素供给。加强政策引导,激发产业发展的内动力。一是创新要素供给。积极探索农村闲置农房(宅基地)流转、农业标准地等改革举措,在全国率先创新推出农业产业融合项目建设“标准地”以及农业标准地抵押贷款等等举措,县内农业“标准地”实施主体整体授信额度达5亿元,有效解决产业发展 “用地难、贷款难”问题。二是加强人才保障。坚持实施人才储备培养计划,融合部门优势,加强校地合作,联合开展从业人员培训。组织大咖公开课,鼓励参加行业技能比赛,提升从业者归属感和荣誉感。广招贤才,在各类公开招考中,设立旅游专业人才岗位;在休闲经济奖励政策中开辟专项条款用以奖补旅游人才。三是丰富载体建设。每年举办“过个安吉年”“畲村三月三”等系列特色乡村节庆活动,以“一乡一节”推动本地特色文化活动进入旅游市场。在原生态特色基础上,立足村情,推出乡村品质游内容。如报福镇以“福”文化为主题,在全镇各村打造“休闲报福”、“山水统里”、“民俗中张”等十大不同景致。

来源:农业农村部乡村产业发展司、乡村振兴指南南漳之窗、安吉发布等

热门关键词

联系我们

  • 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县迎春南路121号汇丰大厦27楼
  • 0571-64626910
  • checrc@163.com
  • 0571-64626910

联系我们

  • 关注我们,获取更多服务

友情链接

在线咨询QQ
热线/微信

13128647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