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次数:1209 发布时间:2021-03-01 11:06:32
在德国3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8200万居民,他们多数居住在1000-2000人规模的村镇。凡是到德国农村实地考察过的中国人,都会对其优美的景色表示羡慕和赞叹。造成这种情形的自然因素其实是次要的,主要原因是:他们的丰富的土地整治经验。
我们为什么要借鉴德国的经验?
1、德国在世界上最早为土地整治立法
1886年巴伐利亚王国(现为德国的一个州)的路德维希二世签署了世界上第一部土地整治法律。1954年联邦德国颁布了《土地整治法》,此后又不断完善相关法律,形成了科学完备的法律体系。而我国作为农耕文明的发源地,至今土地整治还没有完全进入法制阶段。借鉴德国经验,有助于我国在依法依规进行土地整治方面少走弯路。
2、德国拥有世界上先进管用的土地整治理论
目前,在土地整治方面最有代表性的学者是慕尼黑工业大学的马格尔教授。他提出了通俗易懂的“套娃理论”和“洋葱头理论”。马格尔教授借用俄罗斯套娃的个形象化的模式,揭示的土地整治规律是:首先要对土地进行平整和小块变大块,便于农民进行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其次是在这个过程中要注重土地文化的保护和发展,使土地整治既科学又有文化品位;再次是把有文化品位的土地整治同土地权利和人生活的村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在“套娃理论”的基础上,马格尔教授及其研究团队又提出了“洋葱头理论”,即对某个区域进行土地整治,要同本地区的生态平衡及更大区域乃至全国的发展规划紧密衔接在一起。这套理论在土地整治领域比较好地体现了协调、绿色、共享的发展理念。
收获时节
德国在土地整治方面是如何做的?
德国专家团队到江西省安远县三百山镇帮助开展土地整治规划前期调研,他们虽然语言不通,但照样走村入户,上至耄耋老人,下至少年儿童,细心询问各种需求,有记录的访谈133次,共有545人参加,占项目区总人口的9%,通过访谈详细了解了当地生态、经济、社会、文化、历史等多方面信息。在德国专家看来,土地整治的目的,是让当地老百姓受益,而只有当地老百姓最了解做规划所必要的各种信息。
2、政府各职能部门要围绕农村土地整治落实部门发展规划德国政府有专门的土地整治管理部门,规划专家在做出规划方案之前,不仅要倾听当地群众的意见,还要事先熟悉所有相关领域的法律法规及发展规划,规划方案形成后,不仅要再次倾听公众的意见,还要倾听政府各职能部门的意见,避免规划之间相互打架。两德合并前民主德国制定的矿山土地复垦方案科学合理,至今还在按部就班地实施。这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
家庭农场
3、生态占补平衡已成亮点
对生态景观建设的重视和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贯穿德国土地整治的全过程。在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阶段,明确要求自然环境保护主管机关、水利部门、农业部门必须参与项目前期评价,开展生态景观规划。生态占补平衡措施充分体现了德国对生态景观保护和建设的重视。对于土地整治项目区内自然景观的补偿和平衡,分为“规避”、“平衡”和“补偿”3种措施。对于土地整治项目区内的自然景观,首先要做到规避,尽量不去破坏和改变,一些特别的自然保护区严禁开发占用。其次,如果实在无法绕开自然景观,那么必须做到生态占补平衡,即占用了森林、绿地、耕地、河道等造成的生态损耗,需要进行生态补偿,最终实现与原来同样的生态效应,保持生态功能的持续和稳定。
农园教室
4、行业协会规范从业人员
德国土地整治行业管理主要依托土地治理行业协会。从业人员主要由不同等级和专业的建筑师、规划师、工程师组成,需要符合土地整治相关专业要求,且具备在相关领域有一定工作经历等条件。行业协会把符合条件的建筑师、规划师、工程师登记入册。大学对土地整治实践的深度介入、土地整治官方机构与大学的深度合作,是德国土地整治基础研究和学科建设不断发展完善的基本动力。
百年房屋
5、公共参与离不开信息化
德国的土地信息化工作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信息的采集与更新能力强,从业者能够充分运用先进的电子测速仪和3S技术,将土地整理过程中各类信息数字化,便于信息采集和处理。德国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实现了土地基础信息的专业化服务、科研服务与公众服务。土地整治工作所需要的遥感影像、地形地貌、土地利用现状、农业利用、植被生态、区域性空间规划等信息,均在互联网上实现共享,以有偿或无偿的方式提供给政府、机构和公众查询使用。而公众可以在网上查阅所关心的权籍信息、土地基础信息、土地整治方案、土地整治工作进展等,可以通过网站、现场会议、咨询电话等多种途径公开表达想法与意见,共同参与土地整治规划与实施行动,提高了参与程度和效果。
启示:生态景观和文化传承一个都不能
乡间小路
1、生态优先理念
德国专家说的频率最高的一个词是生态景观,讲得最多的内容是生态景观规划。特别是法律上关于生态占补平衡措施的近乎苛刻的规定,更是将德国生态优先的理念体现得淋漓尽致。
2、城乡等值理念
二战以后,德国乃至整个欧洲农村问题曾异常突出,大量乡村人口离开故土涌向城市,结果又导致城市不堪重负。在此情形下,德国开始实施“城乡等值化”的实践探索,主要通过土地整理、村庄革新等措施,促进乡村与城市的均衡发展。
3、公众参与理念
在德国,广大民众积极参与各项事务来维护自身或他人的基本权益。在参与过程中,公众有权提出自身的具体权益要求并通过与自身条件相符的努力据理力争。各乡镇、村社定期让公众参与本地区发展的施政过程。
4、文化传承理念
在德国,无论是城市还是村庄的街道上,随处可见那一栋栋历经百年风雨仍静静伫立的老房屋。无论是村庄改造还是旧城改造项目,德国都会把民俗文化和历史文化保护放在首要位置,并且在经费资助等方面有明确的支持政策。当前,我国的自然村落每天以80~100个的速度消亡,旧城镇改造也走上快车道,在城镇改造和村庄整治过程中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和文化传承。
(文字和图片皆来源网络整合)